一云生活资讯

一云生活丨暑期学生安全上网指南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4-11-25 15:48

在线下单,师傅实时接单并提供上门服务; 可在小程序页面联系在线客服或直接拨打服务电话:0872-2212345进行咨询! 一云生活家政清洁服务服务项目: 一云生活保洁服务:日常保洁、...

详细信息

在线下单,师傅实时接单并提供上门服务;

可在小程序页面联系在线客服或直接拨打服务电话:0872-2212345进行咨询!

一云生活家政清洁服务服务项目:

一云生活保洁服务:日常保洁深度保洁、计时保洁、开荒保洁擦玻璃厨房保洁卫浴保洁工程开荒石材翻新、地板打蜡、地毯清洗、高空外墙清洗等等

一云生活收纳整理:衣柜收纳厨房收纳全屋收纳等等

一云生活除害服务:蟑螂查杀老鼠查杀虫害查杀、白蚁查杀等等

一云生活甲醛治理:室内甲醛治理空气甲醛检测汽车甲醛治理公共卫生检测等等

一云生活消毒杀菌:全屋除螨消毒、沙发除螨消毒、床垫除螨消毒、日常居家消毒企业消毒等等

一云生活家纺清洗:地毯清洗、沙发清洗窗帘清洗、床单被罩清洗等等


暑假期间,

青少年学生免不了要上网娱乐,

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乐趣和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如何引导青少年做到绿色、健康、安全上网,

这份暑期青少年学生安全上网攻略,请您一定牢记、收藏!

 

常见安全隐患

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乐趣和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伤害身体

长时间盯着显示屏,其散发的强光会对眼睛形成刺激,造成视力严重下降;久坐电脑前,肠胃蠕动速度减慢,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长时间上网用脑过度,易造成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多梦、失眠等神经性问题。

影响心理

长时间上网,易对网络产生依赖心理,注意力难集中,久而久之会造成性格孤僻,产生与人交往障碍。

耽误学业 

青少年一旦迷恋网络,就会分散学习注意力和精力,占用大量学习时间,必然造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冲击观念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期,心智还不成熟,网络信息真假难辨,极易受到误导或错误思想的影响。

消磨意志

长时间盯着显示屏,其散发的强光会对眼睛形成刺激,造成视力严重下降;久坐电脑前,肠胃蠕动速度减慢,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长时间上网用脑过度,易造成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多梦、失眠等神经性问题。

泄露信息 

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极易在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轻则财产受到损失,重则个人及家庭生命受到威胁。

安全风险

网络内容纷繁复杂,虚拟世界变化莫测,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识别能力差,如果触及黄、赌、毒、暴、恐、骗等内容,极易受到诱惑而迷失自我。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日常习惯性的防范,从根本上杜绝不必要的损失产生!

防网络陷阱

拒绝点击或接收来历不明的垃圾信息、黄赌毒等不良信息;不轻易相信网友;不被美好的广告信息迷惑;不随意在网络上输入银行卡号等个人重要信息;不随意点击弹窗及跳转的页面等。

防网络攻击

安装正规的安全操作系统;安装防火墙软件和正版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定期全面病毒扫描。

防网络欺凌 

不在网络平台上造谣、攻击他人;不曝光他人隐私;遭遇网络欺凌时保持冷静,及时与老师和家长沟通。

学安全知识

学习网络安全法制知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个人信息及帐户加密保护;不跟风、不攀比,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如何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为了帮助孩子做到安全、绿色、文明上网,家长们请务必与孩子一起了解这些网络安全知识,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家长和孩子尽早共同制定一份上网规则,包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上网;上网时可以浏览的内容、参与的活动有哪些;双方如何共同执行并遵守约定等,并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与需求改变,做出相应调整。

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关注孩子如何上网,以及在网上做什么,通过观察、倾听和交流,理解孩子相关行为背后的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和引导。

使用相关资源和技术工具 

利用网络工具有效地监督和规范孩子的网络使用,如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发的家长监控平台、电子产品系统里设置的家长控制模式等。

引导孩子保护个人信息

告诉孩子关注网络社交平台的账户隐私设置,分享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如姓名、住址、学校、个人照片、联系方式等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可以建议孩子阅读网络社交平台的个人隐私设置条款,引导孩子进行相应的隐私设置。

告诉孩子理性消费

引导孩子学习甄别可疑链接和网页,注意对账号密码、支付信息保密。另外,家长可以与孩子沟通,确定网络消费规则比如孩子允许购买的物品类别、独自支付的金额上限等。

使用安全管理软件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电子设备上安装过滤和安全管理软件,避免恶意程序或病毒窃取孩子的个人信息;观察孩子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是否建立了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发现违规及时维权。

鼓励孩子正确管理情绪

引导孩子文明上网,可以和孩子讨论欺凌他人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鼓励孩子管理情绪、控制冲动,良性解决同辈间的人际冲突。

关注孩子的日常状态 

对孩子线上线下社交状态、日常情绪行为的变化密切关注、主动问询,一旦发现孩子遭遇或做出网络欺凌行为,要及时干预。

告诉孩子正面解决问题

根据网络欺凌的严重程度采取应对策略,合适情况下,鼓励孩子自主寻求解决方案,如向信任的人反映问题,或选择其他良性途径解决冲突等。必要时,家长应当和学校/社区工作人员、老师、欺凌者的家长共同讨论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协助。

和孩子一起筛选内容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网络上寻找和筛选与孩子年龄及身心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内容,还可以考虑在电子设备上安装不良信息拦截、过滤软件,帮助孩子学会使用辅助工具。

适度探讨相关话题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家长可以和孩子适度探讨让他们感到困扰的不良信息,告诉孩子接触到这些信息时应该如何处理,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阻止不良信息传播

了解不良信息的举报渠道,家长可以考虑引导孩子一起举报网站上出现的不良信息,从而阻止这类信息进一步传播。


其他:五个不要

不要从非正规渠道购买手机

有些不法商家会在手机里预先装入窃密软件,再将手机重新包装然后通过网络或实体店销售。这类软件会自动在手机运行,即便是恢复到出厂设置也无法删除。因此建议大家不要从非正规渠道购买手机。

不要随便从网上下载APP

对安卓或苹果系统的手机来说,通过安装各种APP可以扩展手机的应用功能,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就容易让手机中毒。建议大家在手机的应用商城中下载经过验证的APP。

不要随便连接陌生的WiFi

有时免费的WiFi却会让我们损失惨重。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免费WiFi的接入点都是没有加密的,而黑客们能够通过这些开放的网络轻易监听到我们的流量,获取用户名、密码和其他敏感信息。我们应该在不使用网络的时候关闭WiFi和蓝牙。

验证码等不要泄露给他人

在网络交易中,各大银行为了确认客户身份,会向支付账户预留的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短信,通过验证后才能完成交易。

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链接

恶意软件或病毒往往会隐藏在网络链接中,黑客们会将这些链接描述为,如“好久没联系了,老同学,这是咱们小时候的照片”或“广州某中学发生特大火灾视频”等一些我们感兴趣的内容。打开该链接后,恶意程序会在手机自动运行,这时就会有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